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晏家坪第二小学语文教研组于2025年5月13日开展了以“优化教学策略,精准培优辅困”主题的教研活动,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学情差异,探讨如何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及课堂创新,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活动伊始,严格落实“第一制度”,语文组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文章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坚持改革创新,传承优良传统,更好把青年一代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活动第二项各年级代表汇报本年级的研讨成果,李丰老师从教材重难点学情分析和分层教学策略工具箱两方面进行汇报。散文精读中的细节描写与情感渗透,需通过情境创设帮助理解并进行多文本对比阅读;习作表达中的读后感结构化表达,需通过思维导图框架训练提升逻辑思维。
张翠红老师从学情分析、辅困策略、培优策略、共性策略进行分析。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较大差距,学习能力较强学生需要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学困生则需强化基础知识,克服学习困难。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精读课文学习基础上强化课外阅读的引导,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同时通过阅读分享、阅读比赛等活动来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全苹老师从现状分析、精准培优辅困以及迭代与成长三个方面汇报,分层培优策略支架式习作进阶训练,群文阅读能力进阶,项目式学科融合。支架式习作进阶训练,针对优生群体,建立素材库,摘抄好词好句积累素材;群文阅读能力进阶,设计“三位一体”阅读链,培养深度思维;项目式学科融合,开展“家乡文化传承人”项目,撰写方言故事集,同步提升信息检索和文化探究能力。
史晓燕老师讲述了教材分析与学情诊断,培优策略:搭建阶梯,拔高思维,辅困策略:夯实基础,点燃信心,共性策略:课堂增效,家校共育。引导优生从“知识积累”向“能力创新”跨越。通过培优“搭梯子”、辅困“架桥梁”,让优生在挑战中触摸星空,让学困生在鼓励中稳步前行。
余锦黎老师提出培优目标,提升阅读理解需要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深入理解内容,能读懂简单的古诗词,理解意境和情感;锻炼书面表达,能创作结构清晰、语句通顺的简单写话,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创意写作;培养文学鉴赏,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初步赏析。
“如果书籍是一片星空,《人间草木》一定是其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星”李海霞老师分享了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有下里巴人的平易近人,那水洗般的文字有种洗涤红尘世俗的力量,赋予了作品纯真的生命力。
最后,由杨建东校长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性发言。杨校长对老师们提出了几点希望:第一,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使人气质高雅;第二,培养孩子们认真书写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精准教学不是“贴标签”,而是让每个孩子被看见,未来将继续以数据推动教学改进,推动语文课堂从“统一化”向“个性化”转型,让教育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落下”。